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华纳娱乐文学网是2022年最专业权威的文学交流平台!
华纳娱乐文学网
[www.321dvd.com]
华纳娱乐文学网
经典诗歌
首页
经典散文
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
励志文章
诗歌大全
古代诗歌
格律诗
现代诗歌
原创小说
伤感故事
爱情小说
心情随笔
情感日志
情感文章
爱情故事
文学欣赏
日记随笔
哲学文章
人生感悟
民间故事
鬼故事
励志故事
幽默故事
名人故事
华纳娱乐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小说
【绿野】狗坟(传奇小说)
时间:2019-11-0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黑龙江下游有一个小渔村,叫:王家店。渔村西北角,有棵枝繁叶茂的老柞树。柞树旁有一个很大的黄土包子,当地人管那个黄土包子叫:狗坟。据说,土里埋葬一只叫“大黄”的狗。 大黄活着时候,王家店还不是小渔村。那里只有一栋茅草房,而且也只有一个在当地开店人。开店那栋茅草房盖在黑龙江南岸边,用草筏子砌墙,茅草覆盖屋顶,茅草房掩映在秋风吹落树叶的柳林边。在这儿开店人也不姓王,而姓盛。 按理来说,那里不该叫“王家店”,而应叫“盛家店”才对劲呀!后来才知道,最早在那里开店的,确实是一个姓王的山东人。王老板死后,才把那家小店留给小伙计小盛,可南来北往的客人们仍习惯把那里叫:王家店。 王家店在两村之间,江上游的村子叫上三家子,下游的村子叫下八家子,相距王家店都是四十五里地,冬天在冰封的黑龙江上赶马爬犁或乘坐雪橇,都需要半天路程。 别管从上游下来的旅客,还是从下游往内地赶的狗拉雪橇上的人,又冷又饿,远远看见江边有一根高高的杨木杆子,知道那里有户人家,赶紧前去投宿或打尖。 那根杆子是过年时挂灯笼留下的杨木杆子,也叫灯笼杆子。等来人吃饱,喝足后,有的人赶着马爬犁或乘坐狗拉雪橇离开,也有人在这里对付住一夜,等到第二天早晨再起早继续赶路。要是赶上没人住店,店里只有开店的老盛一个人了。 在这个远离人烟地方开一家小野店,来的什么人都有,不仅有过路人,还有在内地作案后逃到这里的罪犯,当然也有打着里经过的胡子(东北管土匪叫:“胡子”),满洲国时,到山林剿匪的小鬼子也曾从王家店经过。当然还有一个人在山里种大烟也经过王家店,因此有人说,王家店雁过拔毛的是非之地,别的不说,就说他家那只牛犊子大的看家狗就能把人吓得够呛。这样一个是非之地。这样老盛向荣个伴,也可能是他为了仗胆,才养一只黄狗看家护院。 狗是一只黄狗,自然叫:“大黄”了。 这条叫大黄的看家狗特别通人性,不仅帮老盛看家护院,还跟老盛上山打猎。每晚临睡觉前,它总是把房门扒开一道缝,到屋里转一圈,然后扑到主人怀里亲热一番,才转身回到房檐下狗窝睡觉。外地来了旅客,若老盛在家,大黄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朝客人轻轻摇摇几下尾巴,发出表示友好的信号,随后转头向外面看望,但它眼睛的余光警觉地瞅着走进院子的来客。老盛要是出门不在家,旅客可就麻烦了吗,大黄凶猛地堵在柴门口,狂吠不止,连院子都不让客人进来,更别说进院住店了。 老盛在这里开店,当然不为挣来往旅客的钱。每年秋天他领着大黄进山撵孬头(乌苏里貉),抓獾,还有水獭、狐狸等,把野兽皮卖到上三家子山货收购点。一秋再加一冬撵的皮子,足够他一年的开销了。那些路过客人在店里住一晚上,也不用交钱,甚至连饭钱都不用交,要吃干粮必须叫半斤粮票。要是不想交粮票,老盛吃什么跟着吃什么好了。店里没有好饭菜,炖鱼倒是管够吃。那些鱼是老盛自己在江边下丝挂子打的,春夏秋冬三季主要打鲤鱼、鲫鱼,重唇鱼,偶尔还能逮到一二条鳌花(鳜鱼),鳊花,或大白鱼;而冬天则是狗鱼,雅巴沙鱼,细鳞,甚至还打到十几斤,或二、三十斤重的哲罗。要是赶上一群花鲶鱼(江鳕),丝挂子挂满二三斤重的花鲶鱼,没有任何成本。鱼打回来收拾干净,直接炖在鱼锅里,屋子里一直充满散不尽的炖鱼腥味儿。客人晚上在店里住宿也没有被子,烧得热热大火炕,穿着衣服满炕打滚都可以。好赖在这店里只住一个晚上,怎么还不好对付呢?来这里住宿的,多是男人,或和男人一起来的女人,单身女人一般不敢在这里住宿的。因为听说在很久以前,满洲国的时候这家野店曾发生过一起人命案。 据说那个被店主塞进冰窟窿里。而被杀的是一个在山里种大烟的烟客。那年冬天,烟客收大烟背在身上,走到王家店时天已经黑了,只好住在王家店。当时的老盛还是一个才十六七半大小子,开店的王老板还活着。俩人见钱眼开,半夜用棒子把那个烟客打昏,随后把那个人装进麻袋,拖到黑龙江边,用铁钎子镩一个冰窟窿,把装在麻袋里的烟客塞进了冰窟窿。这种事情发生在荒山野外,不会有人察觉。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真凭实据,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老盛和王老板俩人当年确实杀死过一名烟客,后来,别管上三家子,还是下八家子两个村民也没人提起那件事情了。 老盛有一支猎枪,但他上山撵貉,或是抓獾,从不用猎枪,靠猎狗大黄就能撵住。有时老盛腿懒了,不想上山,大黄会独自到山林里转两圈,碰到貉、獾等野兽,昂着脑袋把它们叼回来交给主人剥皮卖钱。 要是没有客人,孤零零的房子里,只剩老盛和大黄两个相依为命。这样偏僻地方,只有一个人一只狗,曾经发生过好几起危险的事。 一年秋天,老盛睡到半夜,突然他被一阵撞门声惊醒听,大黄更是不是好声地叫唤,老盛连忙摘下挂在山墙上的猎枪,端在手里,。他隔门朝外一看,原来是只黑瞎“大驾光临”。听到声音,大黄发疯般地往上冲。黑瞎子自然不甘示弱,根本就没有把孤零零的大黄放在眼里,它直立起身子,挥舞着两只巨大前爪,准备扑向大黄。趁这功夫,老盛猛地拉开门,同时,端在他手里的猎枪也响了。刚才还在张牙舞爪的黑瞎子连吭都没吭一下,一头倒在院子里。 所有的猎人都喜欢好狗,上三家子村也有几个喜欢打猎人,他们知道老盛有只好狗,其中有人肯出一百元钱要买大黄。要知道,当时的一百元钱可不是个小数字呀,那可是一个城里工人两三个月的工资。可老盛说什么也没答应。那人还不死心,又说:“你给个价吧,到底多少钱肯卖?” 老盛说:“你就别磨叽了。别说一百元钱,就是一千元钱,我也不可能卖狗!” 老盛当然不是想提高大黄身价,他确实舍不得卖他的大黄,这只狗不仅能帮他抓猎物,还曾救过老盛一条命呢! 那年秋天,老盛背着猎枪,带着大黄上山撵皮子。当时正是“五花山”季节,山上的树叶还没有完全落光。等老盛突然发现那头走在对面的大野猪时,已经是近在咫尺了。山里有这么一套嗑儿,叫作:一猪、二熊、三老虎。这句话是说,山里最凶猛的野兽第一的是野猪,而不是老虎,更不是熊瞎子。当时,老盛一点准备没有,只来得及把挎在肩膀的猎枪摘下扣动扳机。独子的铅弹贴着野猪的鬃毛飞了过去,并没射中野猪。 一枪没射中,再压子弹已经来不及了。老盛急忙躲过扑上来的野猪,回头撒腿就跑。在这个危急关头,大黄狂吠着冲上去,从野猪后面发起攻击,咬那头大野猪的屁股狠狠咬了一口。野猪不得不停住,回头全力以赴对付袭击它的大黄。在大黄的帮助下,老盛终于赢得了时间,他连续绕过两棵老柞树,把一颗独子霰弹压进枪膛,倚在一棵大树后端起猎枪,瞄准刚摆脱大黄纠缠的野猪。只听见“砰”地一声,那头大野猪被射中了,踉跄着朝前走两三步,随后扑通一声倒在地上。老盛顾不得上看那头被他打死的野猪,急忙去看大黄。 大黄的身上被野猪獠牙豁开一道半尺来长的口子,老盛连忙把它抱回家,烧红一根缝衣针,引上狗鱼皮线,把大黄的伤口缝上。这次大黄伤得不轻,在炕上养息一个多月,才能下地。从那以后,老盛和大黄两个更是谁也离不开谁。 这年冬天,黑龙江封冻后,一辆越野吉普车碾着马爬犁压出来的冰道,摇摇摆摆地开进上三家子村。村里孩子多数没见过汽车,他们围了一圈看热闹,猜测汽车的轮子究竟是用什么木头做的,还是用铁做的。这工夫从车下来三个人,他们找到村长,让村长带着他们去王老店找老盛。村长当过兵,也见过汽车。他打量一番从内地来的三个人,一眼就看出几个人来者不善。别看他们都穿着便衣,可他们后腰鼓鼓囊囊的,别着“家伙”呢!村长心里不由得暗子叫苦,知道老盛这次肯定出大事了,捅大篓子啦!村长不敢怠慢,赶忙带着三个人去了王家店。老盛就这样被三个穿便衣的人带走了。 村长说,老盛被带走那天,大黄好像明白了什么事似的,凶猛地一劲儿朝那三个人的身上扑,说什么也不让那些人把老盛带走。后来还是老盛把大黄吆喝住。临走前,老盛还摸了摸大黄的脑袋说:“你好好在家看家,过几天我就回来了。” 村长对村子人说,这次老盛肯定回不来了。你们知道来带老盛的是什么人吗?那是城里公安局的三名便衣警察呢!当年被老盛和王老板塞进冰窟窿里的那个人,听说是一位抗日联军老战士!你们知道杀抗联战士的人是什么人,那是敌人!他还能活着回来吗?只是白瞎了老盛养的那条好狗了。谁想要,你们赶紧把它领回来养着吧! 村里好几个人都想把大黄弄回来养,可他们;连续去了好几天,谁也没能把大黄领回来。这几个人不但没把大黄领回来,连想进老盛家看一看都办不到,还没等去的几个人靠近他家院子,大黄已经凶猛地扑上前去,吓得这些人屁滚尿流地跑回来。 别看村长什么事都知道,但这次他可没说准。半个月后,老盛还真的回来了,而且还是坐上次来接他的那辆吉普车回来的。村长一时被弄糊涂了,他困惑地瞅着送老盛回来的几个人。 其中一个位领导模样的人告诉村长说,老盛和王老板当年开的野店,确实住过一个抗联老战士,那人就是现在行政专署的赵专员。当时赵专员是抗联一名团长,在一次和小鬼子作战中负了伤,怕被日本人发现,一直藏在王家店的天棚上养伤。后来这件事不知道怎么被日本人知道了,他们派一个班,连夜从上三家子赶到王家店去抓赵团长,结果他们扑了一个空。日本人凶狠地追问赵团长的下落,王老板当时急中生智,编出来一个他当时见钱眼开,把烟客塞进冰窟窿里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赵团长当上行政专署的专员。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老盛不但还活着,而且还在王家店开店,便想接他到城里享几天福,叙叙旧。怕老盛不肯去,才让市公安局派几个人到王家店把老盛带回来。 到了城里,两个老朋友再次相见自然十分高兴,可老盛一直放心不下他的大黄,在城里住了两天便坚持要回来。赵专员硬留他住了几天,见老盛实在不肯留下来,才派人把他送回来。 老盛下车见到村长,连忙打听大黄的消息。听老盛问起大黄,村长便把老盛的话头岔开,他实在不忍心把大黄的事告诉老盛。 老盛被来人带走后,三家子村的人不但无法把大黄领走,大黄还一直不肯吃别人给它送去的食物,它自己也不出去找吃的,一直趴在老盛家的门口看着家。过路的人总能看见大黄的眼睛一直盯着院子外,好像在盼望主人老盛回来,更像怕有人进到主人的家里。见这只猎狗对主人这么忠诚,村里经常有人带着食物去看望大黄。 大黄的前面摆满了食物,可它竟一口都不动。前几天还有人看过大黄饿得已经站不起来了,见到人还知道咬,可它只能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见村长副难看表情,老盛估计事情有点不妙,猜到可能是大黄出事了,急忙返回王家店。可惜,他还是回来晚了,大黄已经饿死好几天了。 死去的大黄还保持它活时看家姿势,仍旧趴在屋门前,嘴巴抵在两只前腿上,虎虎生威。见到饿死在自己家门口的大黄,老盛当时就昏厥过去。 老盛被人唤醒后,一直低着头,暗自垂泪,哀泣不止,还不停地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脑袋。看得出来,他十分懊悔。赵专员想接老朋友到城里住几天,是老朋友一番好意,没想到他却要了大黄的命! 大黄死后,老盛也离开了王家店,不知道他究竟到城里去找赵专员了,还是去了别的地方。反正从那以后,上三家子人再没看见过老盛,王家店只留下一栋空房子。不久后,那间空房子也倒了。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王老店已经建成一个小渔村,居住几十户渔民,新的村名好像叫什么富裕村。可如果有外地人打听富裕村该怎么走,保证一问三个摇头。但打听王家店,方圆几十里没人不知道的,他们都会津津乐道地告诉你:村头西北角那棵老柞树旁有一个大黄土堆,那个土堆下埋葬的就是一只叫大黄的猎狗…….
本文来自
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文学名人
秋雨散文涓涓细流的意思
杜梨石桥头
张开云
[环球画猴艺术家网]
郑亚林
马柱明
沈杰松
陈传良
王倩兮
陈运星
姜进
唐燕山
书画家董志恒
汪国新诗书画
范澍宁
原创小说
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一场黑客运动
百度与莆田系 反目是必修课
科学看待PX
乳制品和重组牛生长激素
互联网究竟带来中心化还是去中心
忘了初心 乐视手机如何颠覆苹果?
人类科学走近最后的前沿?
世界那么大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
科学和技术缔造文明
万达电商的搞法让马云彻底放心了
暗能量真的存在吗?
美国人民如何拯救鬼城
登陆火星的“黑色七分钟”
Uber遭查 Are You Ok ?
互联网免费经济的逻辑缺陷
情感日记
无标题
随意
论文
春天
中国新年
自省
冬天
婚礼
早上好
醒来
消息
论文
等待
春天来了
无标题
友情链接
华纳娱乐-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23
网站地图:
xml
电话:400-620-3666
15860006000
【代做排名QQ:1363140331】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新华书店三楼华纳娱乐文学柜台
>邮编:0573
工信部备案号 鲁ICP2612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