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遵守规则怎么成了让你伤心愤怒的事?
时间:2022-07-1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2010年,乔布斯在苹果的一次高层会议上表示,他痛恨Android对iOS的抄袭。“如果我能毁了Android的这个错误,我可以用我银行价值400亿美元的苹果资产,甚至可以使用核武器。」
到目前为止,苹果对谷歌地图最残酷的攻击是在iPhoen 5发布时用苹果自己开发的类似产品替换iOS中预装的原有地图应用。
2012年,苹果和三星在全球10多个国家提起了30多起专利纠纷诉讼,赔偿数字往往以十亿美元级别起步。但与此同时,三星作为苹果最大的供应商,仍然为iPhone供应核心部件,双方都没有撕毁协议,给对方“绊脚石”的意图。
我想说的是,在一个成熟理性的自由市场,基于规则的竞争不会轻易超越商业道德的底线,踏实的美德从来都不稀缺。
然而,一个在丛林中发展出一种生存技能的物种,似乎很难摆脱被迫害妄想症的心理反映,即使不再是吃血喝血的生活。
微信的微信官方账号在iOS系统下暂停赞赏功能的争议,生动地反映了社交网络中不同种类的“洞穴隐喻”及其匹配的价值观。
根据苹果披露的数据,2016年App Store为第三方开发者拆分超过200亿美元,几乎是百度全年营收的两倍。
据说乔布斯一开始并不支持App Store这个产品。他认为苹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监管和维护一个开放的应用生态系统。直到第一代iPhone问世一年后,苹果才宣布推出iPhone版SDK,并接受第三方应用的试运行。
App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违背乔布斯和他的团队试图打造的统一集成体验的软件模式,还建立了一个管理灵活的开放系统。任何第三方开发者都可以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为苹果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到2016年,App Store已经有220万个应用,1300万开发者,1400亿次下载。即使在iPhone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5%的情况下,App Store也贡献了超过54%的手游收入。
的确,苹果的软硬件一体化战略使其成为了一家具有显著封闭特征的科技企业,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否认App Store是苹果推出的一款极其成功的开放之作,它真正构建了一个秩序与流量并存的软件生态系统。
腾讯和苹果的冲突体现在他们对“内购”定义的分歧上。根据App Store的运营规则,在App Store中兑换虚拟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必须通过App Store的交易渠道完成,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赞赏功能则规避了这一明文规定。
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两家公司都坚持了各自的原则:腾讯不希望苹果的支付工具取代孕育多年的微信支付,而苹果履行了约束力,要求微信解决问题,所以最终微信选择遵守规则,关闭了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
当结构清晰的仲裁结果在2700亿美元市值和7400亿美元市值的背景下摩擦,事情的走向突然变得动荡而荒谬。
有人说,这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次傲慢行为;
有人说这是垄断的结果,是自主性丧失下受制于人;
有人说微信正在一天天入侵苹果的领地,导致苹果设置障碍报复;
还有人说,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面临“微信和苹果之间的选择”。
……
太深刻的场景总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的解放战争,陈佩斯的父亲陈强随联大艺术团在共军前线演出。在最后一场演黄世仁时,一名战士拉动枪栓,意图杀死台上的恶霸地主,被动作迅速的班长干脆抢走了枪,救了陈强一命。
事实上,“二选一”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竞赛方式,在美国并不容易想象。
一位曾经在中国工作过的美国工程师在Reddit上分享了他不可思议的上网经历: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移动通讯应用,微信可以禁止这个国家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链接识别,屏蔽用户在应用内的浏览和跳转能力。反过来,阿里的产品也不会错过干扰腾讯产品的机会。
在回复中,美国网民想象力极其丰富,很难构思出符合他们认知的画面:出于竞争原因,你不能在Gmail或WhatsApp中分享亚马逊的链接。出于竞争原因,亚马逊可以要求其商家停止在另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的网店。出于竞争原因,一个软件可能会弹出来鼓励用户卸载另一个软件.
在滥用规则方面,中国互联网公司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普遍的不安。
全感所催生的忧患意识,也许构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全球领先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但在价值输出层面,他们取得的分数至今仍然是零。
同时,足以自洽的逻辑在于,倘若微信有权制定并维护它的规则——比如不能用支付宝来赞赏公众号、禁止诱导性的分享内容传播等等——那么苹果也理应拥有相同的权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将微信选择遵守规则视为博弈失败甚至是一种值得共情的被羞辱情结,那么你实际上也是在否认微信自身不辞辛劳建立起来的用户生态。
丛林法则认为生存战争没有妥协的余地,而且乐于相信狮子与羚羊的励志故事:狮子如果不追赶并杀死羚羊,它就会被饿死,而羚羊若是跑不过狮子,它就会被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