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强迫孩子背诗 演讲唱歌 很土
时间:2022-07-13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前段时间在一个群里聊天,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名校读书,一个背景很深的同学说要开生日会,于是老师出面,要求全班穿礼服参加。
把事情想清楚了,就能知道一定是鸡飞狗跳了。中国家庭很少有站立式礼服,所以他们不得不租礼服和买礼物。想想那些穿着不一定合身的衣服,拿着礼物,跑到正经地方坐等时间的孩子,难免会心疼。
你们群里的人一直都是正面的,对这件事的评价也是一边倒,说“很烦”“听着很土”“不打扰别人不应该是最大的美德吗”.
很容易引申到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话题:我们不能再做安静的家长了。因为,在新闻里,比较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甚至在某公园最美宝宝评选中,家长们争相发微信红包刷票。最后是交了3000块钱买刷机软件的家长抢了奖。至于不跟没有英文名的孩子交朋友,被视为阶级划分的证据。前两天看到一个朋友的笑话。在一个亲子微信群里,有个妈妈说:“我的玛莎拉蒂不好,孩子一坐进去就哭。”另一个妈妈说:“我的阿斯顿马丁很好。”朋友笑了,那一刻只想退群。
所以有家长极其焦虑。有钱有权有豪宅已经不够了,还要“赢在射精之前”、“赢在子宫里”。
焦虑的父母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他们总会提起孩子的不开心,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或感同身受。但是似乎有一个群体被遗忘了。——那些足够成功,也许看起来并不焦虑的父母,在为孩子花费大量金钱和资源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幸福吗?这些孩子是万千宠爱,是同学羡慕的对象,是传统意义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成功者。他们过着极好的生活,有着同龄人没有的眼界,什么都吃过,见过,玩过。但当其他同学穿着租来的礼服,坐在那里发呆参加据说是属于他的盛会时,他真的开心吗?
不要说“你不懂有钱人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即使被大人的功利心侵蚀,热衷于攀比,也很难打得过“幸福”二字。这既是天性,也是本能。即使优越感确实带来了另一种某种程度上不那么真实的快乐。
我们很容易一边“羡慕嫉妒恨”,一边用阿q的方式嘲笑这些孩子的父母,嘲笑他们的暴发户行为和自以为是,却不知道他们内心的欲望和需求。
这是老生常谈,甚至被视为无力感甚至是Q式嘴炮。毕竟世界都这样了,轮到你挑挑拣拣了。我更关心的是,自以为是不仅仅发生在那些给孩子过大生日的赢家身上。很多喜欢或者非要说“简单的幸福”的家长,也是自以为是。
最受不了的是自以为是,把孩子的生日、节日、聚会变成了大人看的述职表演。
小时候很反感这样的场景:在外面吃饭,或者过节聚会,一桌子大人逗一个小孩,“来,唱首歌”“来,背首诗”。那些孩子,有的只有三五岁,怯生生地犹豫了很久,有的则明确表示不愿意,甚至哭了。自家人别扭的大人会说几句谦虚的话,“哎呀,这孩子不懂事,要多锻炼”。有的孩子“成熟”了,会一个语音腔背诗,会唱不适合那个年龄的歌,甚至会说一些三五十岁的人说的套话。我讨厌这种土气的成熟,但我更讨厌的是把他们教成这样的大人。
有了网络,就会有晒娃党。其实我特别支持晒娃,就算疯了我也不讨厌,但是我唯一受不了的就是那没完没了的猴子般的晒娃。比如办生日聚会,让孩子一排唱歌跳舞,家长坐在沙发上一排看。淘宝之后,类似的情况就更惨了。一个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小女生和男生为了几十块钱穿上了同款的淘宝爆款裙子或西装,严重的甚至还化了妆。表演完节目后,他们要摆好姿势拍照,没有一个看起来像孩子。比起唱歌跳舞的讨厌,统一服装简直就是罪过。它进一步抹杀了个性这个词,把成年人粗鲁的审美灌输给孩子。
你问过你的孩子是否愿意吗?如果他们说没有,那么你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如果他们回答是,那你也要检讨一下,因为一个天性就是追求快乐的孩子,会放弃自己难得的聚会玩耍的时间,在你面前表演节目,让你像古代权贵看艺妓舞女一样自得其乐。如果孩子不是神经病,那就是你们这些不配做父母的成年人太善良体贴了。
我们的孩子很累,因为在学校,除了正常学习,总要做一套板。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负责区小学运动会看台的后台工作,就是在看台集体拼出各种标语,供对面主席台的领导“检阅rdquo”
;。所以我们就扛着不同颜色的纸板,足足练了一个学期!每天下午,坐在操场上,枯燥地等待老师指示,牢记自己的顺序,比如一号指令就举红色牌,二号指令就举绿色……我不知道周围其他同学的举牌顺序,更不知道我们到底拼了些什么字或图案,老师也从未告诉我们——也许在老师眼里,我们这些工具并不具备任何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