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就算你读了三本 你还是可以换课的


    时间:2022-07-13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哪怕读个三本,还是能够改变你的阶层

    官方数据显示,人口大省河南今年高考86.58万人,仍居全国第一。过去几年,河南一本率只有7.53%左右,属于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可想而知,有大量的河南考生无法升入理想的大学。

    可以理解,昨天(6月7日)很多郑州考生家长都去坐了211路、985路公交车,他们想为孩子高兴。在其他大城市,考生的母亲可能只是穿一件旗袍(表示胜利),但在郑州,即使迷信,也要更加努力。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只有一所郑州大学的211,这是“每个省都要有一所211”的政策加持。

    86万考生中,大概有30万是没希望的。他们不能去任何大学。他们的父母虽然为孩子的未来担忧,但注定不会有结果。相比之下,河南的家长似乎对高考特别有好感。河南总人口9600万,考生86万(比去年多4万),江苏人口7300万,但只有33万考生(比去年少3万)。

    河南的家长是不是更迷信“高考改变命运”?那么,如今的高考还有什么可以改变的呢?

    今年恰逢恢复高考40周年,媒体发表各种文章,探讨这一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变化。毫无疑问,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像余这样的人,如果没有高考,可能永远达不到今天的水平。马云高考失利经常被拿来做例子,证明高考无用。但是,如果马云没有幸运的考上杭师大,他现在会在哪里谋生呢?

    四十年不是一个短时间。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考生年龄偏大。那一届的大学生有的已经退了,2017年已经有很多00后高考了。在40年的时间里,大学毕业生涵盖了所有年龄和所有阶层的工作。换句话说,大学毕业生已经统治了中国。一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官员和企业家,会想方设法去拿学位,这实际上变相显示了大学对中国社会的支配地位。

    40年高考其实分上下半场。从1996年开始,国家停止分配大学生,这是一条分界线。1997年,高考报名人数首次达到100万。从1999年开始,大学开始迅速扩招。到2016年,招生规模已经超过100万。

    对于前20年的高考生来说,“高考改变命运”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体验。考上大学意味着成为“国家职工”,意味着从此有了铁饭碗,也意味着毕业时别无选择。

    对于96年后参加高考的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个人除了享受高等教育,还要承担学费和毕业后找工作的风险。更重要的是,1999年以来的扩招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口味。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平民教育”。是人民出钱学习实践的地方,而不是国家培养精英的地方。

    接受过媒体采访,谈过高考命运的大人物,大都在前20年参加过高考。他们无疑是社会的精英。1977年只招了27万人。到1996年,只招了97万人。然而,从1997年到2017年,大学招生人数从100万扩大到700多万。

    换个数据可能更直观:恢复高考40年来,培养了约1亿大学生。前20年只培养了1000万,后20年超过了9000万。目前,大约有3000万大学生(从初中毕业)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雇主的人力资源经理会问:你的第一个学位是在什么大学获得的?他要找的是“精英”,用一般的术语“普通高校”,他要找的是非普通高校。

    所以这个社会有211和985的崇拜。目前我国一所高校每年招生70多万人,几乎相当于扩招前的招生总数。前20年“考上大学”和后20年“考上重点”是一个意思。

    当然,市场的魅力在于,即使你是北大清华毕业,也要和一个普通的三本同台竞争求职。你赢的概率很大,但是你不能仅仅靠毕业证来证明你的优越感。对于绝大多数有两三本的毕业生来说,竞争尤其残酷。他们绝不会视自己为“天之骄子”,也不会天真地认为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

    对于他们来说,高考还能改变什么?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样的:“高考的孩子,你千万不要紧张。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高考只决定你以后在王者荣耀里玩哪个城市,但还是要好好考。毕竟大城市的网速更好。”

    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以

    读出无奈和无尽的焦虑。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这个问题应该改为:读那些二本、三本院校,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我的看法是,即使读二本、三本,仍然是有意义的。   恢复高考40年,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77年,社会的两大阶层,是农民和工人,他们分别处于乡村和城市,相互隔膜。到了2017年,媒体已经很少报道“工人”和“农民”的新闻,不是说他们不存在了,而是整个社会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变。   我们这个社会的两大阶层是什么?你如何做一个二分法式的区分?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你大可以分成“有房”和“无房”两个阶层。按照发达国家的习惯,会分成“白领”与“蓝领”,或者“上层”“中产”“底层”这样的三分法。   这些都是基于生活方式的划分。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与没读过大学的相比,区别并不在于收入。一个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可能没有建筑工地上工人收入高,但是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拥有更高或者更体面的“地位”。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