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羊角沟
时间:2021-02-0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临近秋分,天空清爽。没事干,走羊角沟的拐角。虽然是邻村,而且也不远,但是第一次去。当然,此行还是有心的。第一,我想看林家店的大梁坡有多大,坡有多长是几何形状;第二,我想看看羊角沟镇的面貌和曾经有名的粮库;第三,顾名思义,我想看看羊角沟有什么样的“杨娇”地貌。
从东邵村出发,骑摩托车向东行驶,翻山越岭,来到与林家店村接壤的蒙杖子村外的南端,开始一路攀登。换到二档,减速直到你到达横梁的顶端。主梁的坡度约为20-30度,坡度约为三英里长。显然,骑摩托车的人不用辛苦,悠闲的往上走,眼睛看着两边,但是马达突突的声音更大。于是我就忍不住想起了父母来羊角沟赶年货卖白菜,爬林家店大梁的那一幕,那是北风吹的冬天,半夜走,一路走,跟着大车,还要帮老牛爬山。目前似乎有几个头戴毡帽,太阳穴上戴着霜的老农民在推着牛车往坡上爬,司机“手包”鞭打、赶牛特有的“大-大-大-大,大-大-大-大”的喊声在他耳边响起。这一幕让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像是神话的传奇。现在,你不说让年轻人走到四十里外的羊角沟,你就不骑自行车了!况且当年是沙道。那真是一个不同的时代。年轻人赶上了以车代步、无忧无虑生活的新时代。
骑自行车爬上横梁顶部,我们可以看到柏油路朝着左边的山根蜿蜒而去。右边是树木掩映的沟壑,可以看到民居。沟渠那边是丘陵地带。因为今年出现了夏季干旱甚至秋挂,庄稼惨白,可见一年的收成很差。这是属于林家店的地。再往前走,看到山的两边渐渐被夹住,沟也变窄了。沟的两边都是田地和家庭。当你抬头时,你看不到山顶。所以感觉“杨娇沟”这个地名真的很独特。据说杨娇沟有十八条沟,沟像杨娇,可谓名副其实,在地方上颇有特色。
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行驶大约20分钟。突然,我睁大了眼睛,一个小镇的样子映入眼帘。这是羊角沟镇政府所在地。开车到【少锅杖子中桥】,看到木卡站在桥下的北面,上面写着“凌河第一湾”和箭头标志,可以知道当地人可以在这里旅游。桥的南面是羊角沟镇中心小学,建筑挺立,红旗飘扬,四合院结构,院内有操场。门口停着三辆特殊的校车。道路以北是羊角沟镇中心幼儿园,为三层结构。
再往前,两个加油站并列。大厅架子上的一个牌子上写着《德国加油站》,胸前带着收藏兜的中年妇女看到我好奇的笑着问:“来啊?”我回应她说:“德国人把加油站开到羊角沟了吗?德国加油站下面注明《默克尔接待》应该更合适。你是默克尔总理。”中年妇女突然大笑起来。很明显,德国这个词是她老公的名字,前面肯定有姓,故意不写出来引人注意。
经过加油站,有各种商店、餐馆、理发店、修理店等等。镇医院、镇邮局、镇派出所相邻。将十字路口向北拐就是镇政府所在地。它有两层楼和一个庭院结构。院子里停着许多汽车和货车。厨房门口也有一口井,井上还有一个老式的轮式提水头,大概是为了防备停电而着急。这个城镇有一个十字街结构,给人的印象是整洁、紧凑、有组织和干净。有se
乡政府对面是曾经有名的羊角沟粮库,我的一个老乡在那里当了多年的粮库主任。可以看到公路上巨大的五个粮仓,特别醒目。来到粮库门口,看到门锁着,旁边的门开着,就进去了。迎面是一个大型平台,旁边是一台显示器。看看这个直径十几米,高度十几米的巨大粮仓。上面盖着一个伞状的粮仓屋顶,每个粮仓相隔两米。仓库顶部有通风窗,底部有通风口。粮仓前有两个谷物输送机,由于长期不用,已经生锈了。门房溜了,旧了,窗户上的玻璃坏了,是个无人居住的形象。另一个房间可能有管理员,窗户是开着的。我没有急着打扰,而是悄悄退出。不禁感慨:在以粮为纲、备荒的时代,粮库是一个引人注目、令人羡慕的热单位。
羊角沟的农贸市场在十字街的南边,很宽敞。中间有一条水泥板路贯通南北,两边像是干涸河道的砂石场。市场一侧有很多小门市,另一侧有两层在建,大概是给来市场做生意的商家建的,可以遮风挡雨。“四九”大聚会期间,熙熙攘攘的农产品贸易,供需两旺,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羊角沟的城市化建设和繁荣。可见,在城镇设立农贸市场利大于弊。需要的是加强清洁和引导。沿着水泥硬纸板路走到尽头,是一排两层的楼房。锅贴村委会就在这里,楼前有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对面有一个文化广场。
铁沟据说是羊角沟乡的典型地貌,我就出了广场,坐车往南到了铁沟。小镇的南边有很多温室,里面和外面都种着各种蔬菜。显然,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在平川地区从远处供应大白菜了。沿着一条水泥硬板路骑自行车,这条路是沿着干河道修建的,中间的桥连着大锅棍,曲折地延伸到沟里。如果东少乡南部属于丘陵地区,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峡谷。看两边,都是险峻的对面山脉。在山脚下,有大约180米宽的狭长山脉,那里种植着庄稼。在树木茂密的地方,有零散的私房,主要是拱形海绿房,还有一些北京平房。我骑到一个叫小西沟的岔路口,看见一个中年农民在田里割禾草。我停下摩托车,走到地下跟他打招呼:“喂,勤快的人,好热。休息一下。”递给他一支烟。他大吃一惊,转头笑,问我是不是镇上的。我回答:“东方
哨人来你这儿遛弯的。”他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说:“这老远来遛弯儿,怪有闲心的。”和他坐在谷草上,聊起今年的旱情与年景以及他个人的收入状况。他说多亏有机泵井,开闸浇了两次水,长得还行,没浇上的庄稼就绝收了。他说今年外面的活儿不好干,不像前两年那样钱好挣。家里养着二十多只羊,三头牛,日子过得还算行。
聊了一会,起身告辞。骑车向小西沟驶去,也是水泥硬板路,却见那沟两面大山愈发夹紧起来。山上草木茂密浓郁,沟里小路蜿蜒曲折,民房前偶然能看到有三两个休闲老人。见有几家房舍破旧不堪,长满荒草,问而得知,早已弃之不住,搬进县城买楼了。城镇化建设为大山里的村民提供了宽敞亮堂新天地新居所。再往里行,林木愈加森郁,高山愈加挨近,猜想在冬日天短季节,一天大概只能见到两三个小时的太阳光照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山深处有人家呢。
没再深入,原路返回。骑车过了羊角沟镇十字街,加大油门,风驰电掣,一路顺畅,抵达出发地东哨,仅用二十分钟。遛弯归来,了却心愿,开拓眼界,感慨萦怀,写出此文,也算游记吧。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