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柳岸•韵】野狸岛有最美的秋色(随笔)


    时间:2019-11-0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柳岸•韵】野狸岛有最美的秋色(随笔) 九月下旬的一天,忽然想起了野狸岛。记得2013年去过后,似乎把这座离珠海市区最近的海岛忘记了,再没有对人说起过它。一种冲动,在秋色正浓的心底里激荡,急性子的我马上约了母亲,专程去看望游览这座久违的岛屿——野狸岛。    一  周一的早上,象征着青年人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刚刚散发出红彤彤的暖意时,我和母亲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在边说话边观看窗外景色的一个小时后,乘坐的车已抵达通向野狸岛的必经之地——海燕桥桥头。  尽管中秋节已过,但岭南的气候依旧像骑在秋老虎的尾巴上,除了早晚有点丝丝凉意外,白天的气温和夏季没有两样。海燕桥下是一片茫茫的珠江水,秋波荡漾,微风习习,而海燕桥平坦宽阔,高端大气,两边装饰有白色石柱护栏,的确像一只展翅欲飞的海燕,静卧在浩瀚无垠的江面上,显得灵动而矫健,干净而优雅,展现了一幅“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绝美景象。在这盛景如画的阳光下,到处都是繁花盛开,莺歌燕舞,青山绿水共为邻,花红柳绿宴浮桥。眼前,墨绿色的野狸岛,被融入在四通八达的粤港澳大湾区葱茏的立体式城市环境里,显得珍贵且渺小,就像一滴水掉进了大海里,既看不到它固有的颜色,也显示不出它的独特韵味。除非,遇到像我这样热爱文字的游人,不辞辛劳,从汪洋大海里专门打捞出它,去深情地关注它,去看望它的一花一草,领悟它的一颦一笑,在人文与山水的互动中,触景生情,爱上它,才能挖掘出它自身的美,写出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感悟。  每一处精致,都有她存在的价值。正如我这个赏景的人,在众多人里,我不起眼,但我饱尝景色如餐,哪怕是小吃,我也津津乐道,余味正浓。    二  野狸岛,又被称作“名亭公园”,位于珠海市情侣路旁,由一座“海燕桥”将野狸岛与市区相连。岛上共有四座小山峰,野狸岛是最高的一座山峰,比上相邻珠海的其它岛屿,它的面积算是小的了,我们游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将整个岛绕了一圈,如果租借岛上的摩的单车骑行,就会更快。  迎着清凉的秋风,心旷神怡中,我们走过一览无余的海燕桥,来到了绿色环绕着的野狸岛山脚下。我和母亲犹豫片刻,决定先按右手方向前行。走在洁净湿润的绿荫道上,江风吹拂在耳旁,发梢在空中飞扬,开阔的海天景象着实令人惊叹。回望四野,心情舒畅,眼帘里的景物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曾经杂乱无章的岸上,如今已经是绿树红花,树影婆姿,小径通幽,草坪如毯,柔风清唱,碧浪轻波,呈现出一派“万里江天竟自由”的豪迈气象。游人三三两两,景色十分惊艳,真的让我吃惊不小,不仅是风景优美绝伦,单是那份幽静与神秘营造出的艺术效果,也在游人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和探秘感。通向山顶的石阶小道,像一只画笔在绿色风物上勾勒出了一道水湾,山腰处的亭阁台榭躲在树枝缝隙里隐约可见,点缀着野狸岛本有的自然风光,诱人拾阶而上,寻寻觅觅,探个究竟。一阵阵海风吹来,树叶沙沙,一派寂静而开阔,引人入胜。  忽然,一曲欢快、激昂的《策马奔腾》音乐旋律从江岸的拐弯处飘来,深深地吸引了我和母亲,心头顿时产生出一阵小激动。寻声望去,不远处,一个专门为游客建造的开放式休闲厅里,有一个自发的小乐队在演奏,激荡人心的优美曲调就来自于此。  快步走近,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小乐队共有六个人,除了两位女士看起来年轻些外,其余都是满头银发的老年人。他们中有拉二胡的、有弹吉他的、有怀抱萨克斯的,有吹口琴的……此刻,正汇聚在一起,奏响着一曲曲温婉流畅或铿锵有力的美妙音乐,音响效果相当嘹亮,面朝大海,旋律悠扬,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感染着周边围观者一颗颗激情荡漾的心。环顾四周,眼帘里的休闲厅很具特色,不但空间面积大,穹顶高,而且还安置了长长的木质椅子,供游客休息,现代化的建筑整体显得既厚实又标致,既实惠又浪漫。我们看到几乎所有路过的游客都会在此随意闲坐一会儿,喝口饮料,吃点东西,休息片刻,享受野狸岛带给自己的舒心欢愉感。从他们很高兴、很受用的表情看,这些建筑规划及设计应该是很受游人喜爱的,毫无疑问,这个休闲厅安置得温馨可人,恰到好处。  我和母亲自得其乐、高高兴兴地坐在小乐队旁边橙褐色木头墩子一样的长条凳子上,一边吃着带来的水果、糕点,一边尽情欣赏着眼眸里的美色景物。在无人邀请的状况下,我们亲临乐队身边,心甘情愿做两名忠实的观众。  惊喜中,我看到这是一幅铺展在珠江岸边,呈现老有所乐、老有所长的温馨画卷。温馨柔美的秋风里,六位老“音乐人”个个神色专注,陶然在各自的乐器里,沉浸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那么投入,那么陶醉。老人们银白色的鬓发随着节奏的震动闪着银光,在柔风中尽情飘动着,似乎与歌曲融为一体。  随着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曲调高潮跌宕起伏,性格开朗、爱唱爱跳的我被眼前的情景所感染,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踩着歌曲的鼓点,与他们中一位比较年轻的女士一起,开始舞蹈了起来。虽然被音乐包围在中间的我俩,舞姿并不一致,几乎是各跳个的,但尽情发挥的激情是相同的,偶尔对视的眼目是彼此欣赏的,尽情欢愉的效果是一样的。  心有灵犀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志同道合者,人生何处不相逢。  在变换歌曲的空间,我与这位女士笑语盈盈地攀谈了起来。当得知那位满头银发拉二胡的老者是她父亲时,我感动的心情无法言表,由衷地向他们父女投去羡慕、敬佩的目光,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位刚刚退休的女士告诉我,她的母亲几年前就驾鹤西去了,因为从小在父亲音乐声的熏陶下长大,虽然工作从事的是司机职业,但为了能加入父亲的小乐队,自己刻苦学会了吹笛子、跳广场舞、吹口琴等技艺,成为这支以音乐为精神食粮的夕阳红自由乐队里最年轻的一位成员,陪伴着父亲,走过这人生最后的晚年岁月。无疑,小乐队的每一位成员以他们各自的才华和情趣,站在灵魂的巅峰,向人生道出了自己精神生活的高度、宽度、广度,以及珍惜生命的力度和活着的质量,向这个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神情魅力。他们宛如这野狸岛上蔟簇盛开着的万紫千红,尽情绽放着自己的美好和才艺,营造出一幅健康快乐、才情飞扬的人生画面,彰显了当今和谐社会中国老人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国家提倡民主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令人佩服赞叹,值得我们尊重和仰视。这让我在视觉和味觉同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将这幅幸福的画面铭刻在了脑海深处。  就这样,没有约定没有期盼,我与初次见面的这六位能歌善舞的“激情人”,因为有共同的爱好、情趣,共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景美如画的珠江岸边,在这蓝天白云的绮丽缥缈里,在碧波潋滟中,迎着轻柔的江风,邂逅在这美丽的野狸岛,相会在锦绣斑斓的金秋季节里,就这样一见如故,轻易偶遇了。我们就像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有说有笑,有问有答,没有任何的生疏羞涩感。特别是我,就像是他们快乐团队里原本就有的其中一员,不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歌舞中很快融入了进去,心灵相通,一切显得尤为和谐自然,其乐融融。这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多么荣幸和奇妙的事啊!人生难得是奇遇。以至于,在母亲的多次催促下,我才不得不向他们挥手道别,继续我们自己的游历路程。  恋恋不舍中,我和母亲返回原路,来到最初的海燕桥头,开始向左边行走游览,远远望去,那里的景物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就在不远处的蓝天白云下,有两个硕大无比的一大一小贝壳高耸伫立在珠江岸上,像一对母子相依相伴,洁白的玉体在阳光下散发出点点的火光,顶天立地,熠熠生辉。哦,我知道了,原来她们就是珠海的最新地标建筑“日月贝”。在此几百米外,还有一艘巨无霸的古代红褐色大船停泊在港口水中,船上旌旗猎猎,富丽堂皇,船头写着“得月楼”三个红色大字,显然古香古色,韵味十足。母亲向我介绍说,这是一个固定在这里的大型高档餐厅,在本地很是知名。恍然间,在我思绪深处有了一种“夜泊枫桥到客船”的妙曼意境。的确,这种匠心独运、奇思妙想的建筑设计,肯定让游人情不自禁地喜欢和赞叹。  漫步走近“日月贝”,发现赫赫有名的“珠海国际大剧院”,豁然出现在洁白如玉的大贝壳中,里面高大宽敞,金碧辉煌,据说其建筑风格和各种设备都是现代国际上最先进的,只见有成群结队的旅行者正在大剧院门口进进出出,络绎不绝,门外的广场上还有人群在组织什么活动,还有些人在排队买票。母亲有些累了,我们就没有再上前去凑热闹。  所谓景色,若没有一道人组成的风景,那是失色的。眼前的一切再次佐证了这个论断。人言节假日看景,实际上是看人,这话是牢骚,可也是一种与人一同赏景的乐,只是以抱怨的语气说出,就是向人描述所见风景,我想也会将所见的人头攒动加入其中,侧面告诉我们,所去所见就很值得了。    三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和母亲告别了野狸岛启程回家。  通过大半天的游览,我发现母亲身体依然硬朗,腿脚利落,思维清晰,记忆尚好,我心中甚感欣慰,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身体健康更重要了。  “趁着腿脚还好,能跑就多出去跑跑吧,能看就尽情地多看看吧。”我常常这样对耄耋之年的母亲说。半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暂时选择独居,而她的身体情况,是做儿女的心里最惦记的事了。常常陪伴母亲走出家门,欣赏外面的风情,品尝各种吃食,看看儿孙们,享受天伦之乐,也许是帮助母亲排除孤独,驱散对父亲思念的最好的良药。  坐在了岛上为游客回程提供的大轿车上,行驶在海燕桥上,我不住地回头张望,用眷恋的眼神与野狸岛道别。同时,心底的诗情画意也在迸发,在这南国深秋依然绿肥红瘦的光景里,不仅目睹了野狸岛的芳菲容颜,感悟了它的情怀,还充盈了我和母亲的生活情趣,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写出了此篇文章。我深深地对野狸岛说声:真的喜欢你!我对你,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还是那句话:人生自有诗意,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处处都是风景。  每一次赏景,如果都会生出“不虚此行”的满足感,那就是诗意的,说不出如何“不虚”,心得之,便是收获。    2019•10•29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