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春秋】关于阅读概念的深入理解


    时间:2019-11-0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摘要:阅读,指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听、触(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难道不也是阅读吗? 当下全国兴起阅读之风,但对阅读的概念我还不甚清楚,由此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查阅了一些关于阅读的资料。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解释:(第1684页)阅,yuè①看(文字)。阅读,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报刊|~文件。(第336页)读,dú②阅读,看(文章):~者|默~|这本小说很值得一~。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阅(卷十二,门部),具数于门中也。从门,说省声。弋雪切。  百度百科中的解释:  阅读(人类行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引起我对阅读概念深入认识,主要基于两个问题的思考。  首先讨论的问题是:听故事听书是否也叫阅读?  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听故事听书应该不算阅读。但是,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看,阅读并没有完全排除听故事听书的活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虽然提到了“语言文字”,但后面又加了个补充: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个定义还是偏向于“看”。  为此,我百度搜索了一些文章,其中有一段对阅读概念的定义:  阅读是指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和听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听觉材料主要是借助他人(工具)有声朗读,靠听觉来收集获取信息等。  《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测重对其行为的解释,对应的是“看”,没有对阅读的本质进行阐明。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语言文字,语言指的是听觉材料;文字指的是视觉材料。所以说阅读是从视觉材料和听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听觉材料主要是借助他人(工具)有声朗读,靠听觉来收集获取信息等。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现在我清楚了,听故事听书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如幼儿或小学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少,不能完全自主阅读时,采用听读可以暂时满足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期工作。以后逐步以读为主。以后的阅读就不难理解了。再如,有些人老了,视力差了,或卧床不起,为了获得信息,满足阅读需要,会叫人读书读报给他听。显然,这个活动也属于阅读范畴。  其次讨论的问题是:手摸盲文获得信息是否叫阅读?  看,是常规的阅读方式;听,是特殊的阅读方式。其实,还有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那就是“摸”。盲人读盲文,就是通过用手指触摸盲文的突点来辨别文字,理解意思,从而获得信息。所以说盲人读盲文肯定属于阅读范畴。    引起我对阅读概念的深入认识,还基于阅读的分类。我搜索了解了阅读分类的相关知识,如下。  一般以阅读时是否出声音为标准,则可以分为朗读、默读和视读三类,前两类也称为音读,后一类一般称为速读。  若以阅读时的速度快慢为标准的话,一般可以分为速读和慢读两大类。  若以阅读的目的性和功能作用为标准的话,一般阅读也可分为多种,如理解性阅读、记忆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等。  还有以教学内容为标准的话,可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除了以上分类标准外,我想,如果以使用的感觉器官为标准的话,又可分为听读、视读、触读。  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就是反刍式阅读。所谓反刍式阅读,就是在没有听觉材料和视觉材料的情况下,回忆以前听到的、看到的没有消化吸收或者有意无意重构的内容,对其进行再读。  有一种现象,就是在睡梦中阅读。我曾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在梦中快速阅读一本从没见的奇书,而读的速度非常之快,如电子扫描一般。这种现象,算不算阅读,我现在还不清楚。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以后,即有阅读。最初的阅读内容主要是文字和图画、符号,后来阅读内容增加了公式、图表等。从这里可以看出,阅读内容的可视性是共同特点。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人的视觉正常的情况之下。在识字不多或不方便看的情况下,听,何尝不是阅读呢?盲人摸盲文,触摸更应该是阅读了。这时的阅读,其实是借助别人或工具来完成阅读的,而阅读内容的可视性是主要特点。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阅读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起来,比如声音、气味、触觉材料等。最后,阅读的内容不再是最初的文字和图画、符号了。人们对阅读本身的理解也开始从狭义的理解逐步过渡到广义的认识。同时也会改变着自己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等。  总之,人类的阅读行为,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获得和理解两大过程,听、看、摸都是测重于人类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在识字之前以“听”为主,识字之后以“看”为主,失去视力,转以“听”为主,如果要深入阅读,就要学习盲文,以“摸”代看。阅读方式不只是“看”。虽然说到最后,我难免觉得有点牵强,但是还是想把自己对阅读概念的理解思考过程说出来,似乎能帮助自己从固有的认识中走出来。    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