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菊韵】说说网络情感(随笔)


    时间:2019-11-0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近日,一相交多年的网友跟我诉苦,说他新交的女友总是以各种名目向他撒娇索要红包,却不同意见面,问我该怎么办。细问缘由,原来女孩是他在婚恋网上结识的。我说你完了,一定遇上婚托了。他说那不可能,说人家是有工作有爱心的好女孩。然后,他给我截取了女孩的朋友圈图片。从圈里信息看,女孩是名幼师,圈里全是和小朋友的合影,以及有关教育、关爱等心灵鸡汤。如果朋友圈能证明一个人真实的生活轨迹,这女孩还真算得上文艺青年,和我这写诗歌小说的网友正相配。可是,有内涵的女孩怎么会轻易向人索取呢?虽然张爱玲也说过,金钱是男人爱的试金石。但那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一个连面都不曾见过,仅仅在虚拟空间交往的人,轻言物质,未免令人生疑。我问他为什么不在生活圈子里找女朋友,而要相信乱七八遭的网络平台,他说他对身边的人无感,只有在网上才能调动感情,聊出爱的火花。我无言以对。   在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了人们传统生活模式今天,网络购物、网络教学、网络投资、大数据等已成了生活的常态。网络感情,亦不再披着遮羞的面纱,“躲在深闺无人识”,而是堂堂正正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这其中,有正当恋爱修成正果的皆大欢喜,也有心怀不轨道德沦丧的家破人亡。然而,后继者们依然趋之如骛,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固然有城市化发展中,人们面临生活空间拆解、生活资源重新分配、生活节奏破坏、人群流动等因素的躁动与焦虑,为逃避现实而对网络感情产生的依恋。另外,也是更主要的,它是源于人类自身的人性密码、心理错位。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好奇害死猫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是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和占有。   生活在固有圈子里的人,就像是井底的青蛙,总是向往井外的世界。而互联网,无疑是一架云梯,让人们足不出户地感受到了另一重天的宽广。网络感情,好比一扇瞭望外界的窗,为私密的欲望开启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鼠标或者指尖轻轻一点,那扇门就会打开,开启一段人间佳话。同样,厌了烦了恼了腻了,同样一点鼠标或指尖,闹剧就会谢幕,然后各安天涯。如此,网络感情,自是多了一层意味不明的诱惑性,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去涉足。    二、寂寞空虚冷   在我看来,在感情生活上,过度依恋网络的人,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寻求感官刺激放纵欲望,一种是寻求精神寄托修补人生的缺憾。前者的目的只有一张床,表现形式是简单粗暴直白粗俗,把网络感情当成撒欢的温床。而后者,更多的是现实的平庸满足不了丰富的情感需求,于是靠网络感情短暂慰藉。    无论哪一种,我觉得,其本质都是寂寞空虚冷。试想,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与其在网络上偷欢,何不如多一点热情和包容对待身边人?一个忙碌充实的人,他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溜达?   三、孤独是首歌   我想,人类的孤独是相通的。   从古至今,从神到蝼蚁,无论生活多么丰富,内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孤独是人类深刻的痛苦。它随生命而来,却不一定随生命而去,只要意识尚存,孤独就会不离不弃。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人与人更紧密地群居了,却更疏离的陌生化了。一切都是变换的、移动的、表层的。在高速行驶的座驾里,在匆忙的脚步声中,在层层喧嚣的合围中,内心那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日益膨大,无处安放。   孤独是一种渴望,是一种倾诉的冲动,是一种放松的调整。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少了现世的羁绊,人就会不自觉的放下心底的防线,变得柔软。这种状态下,对方的一个表情符号,一句无心问候,就会放大成高山流水知音少的倾心。从而寄情、依恋、沉迷。  所以,网恋,其实恋的不是对方,而是那个虚拟的自己。或者说,一份想象中的爱。   四、爱的星座   我相信,每个人对爱都有一种天性的渴望和需求。因为,人为幸福而活,而爱,是获得幸福的渠道。爱的本质是简单而纯洁的,处于生命的欠缺,人人都需要爱,期望得到爱,并付出爱。  没有爱的人生是残缺的,没有爱的人是残废的。现实中,我们的爱,因为物质和利益的权衡,往往会显得无足轻重。而在网络上,因为简单、纯粹、所以干净,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在网络感情里沉迷。   我觉得,不管方式如何,结局怎样,正当的爱,都是应该被肯定的。因为,爱的本质是圣洁的。    五、错位的情感    在俗世中,人与人之间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墙,哪怕是最亲密的关系,也难以完全融入彼此内心。我们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压抑自己的欲望,展现一个现世的自我。从而,会产生言行与思想的错位、理想与现实的错位、道德与意识的错位。而在网络上,脱离礼仪规则的约束,隐藏的自我就容易放纵。从而,被现实压抑的疏狂就成了坦率。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占主位的是声音;而在网络中,却是字符。前则是直观的、即时的、生活化的,需要的回应也是。因此,少了修饰与仪式感,便少了想象的距离美;而一旦以字符交流,便会因语言的语法习惯、以及思考与输入的时间差引起的不自觉的语言修饰,就会滤掉一些粗糙的成份,生硬的字符也就有了特殊的魅力,更容易深入人心。从而,网络,成了许多人心灵的驿站。   六、骗你没商量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面对网络的放松,成了犯罪分子钻营的缺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网络犯罪频频发生。犯罪分子也深知人性的弱点,先以爱作幌子、花言巧语、胆大心细加卑劣,来赢取对方信任。当时机成熟,就疯狂地骗取财物,然后消失,黑你没商量。  不仅犯罪团伙如此,一些贪图小利的人也大打网络感情这张牌。    前两年,先生在一家自媒体公司上班。公司键盘手为了推广业务便利,往往会用美女图片做头像,于是闹剧就来了。有一键盘手推广时添加的一微信好友,误以为他是美女,发红包示好,想要跟他交朋友。键盘手刚毕业,工资不够房租生活费,自是乐意消受这笔外快。顺水推舟,时不时撒撒娇卖卖萌,把男的迷得神魂颠倒,红包发不停。而这个所谓的美女,这个五大三粗一脸青春痘的汉子,欢快地点着红包,还不时裂嘴骂对方白痴。   作为一个正常人,我是无法理解这两宝的思维模式的。我觉得,在网络已跟空气一样与人们密不可分的今天,网络感情已不再是情欲的专属了,而是泛化成了亲戚、家人、朋友、同事间情感交流沟通的表达方式。因此,对于网络感情,我们应该有更客观的态度、更真诚的表达、更理性的包容、更善良的警惕,更富建设性的完善。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