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家园】女儿的忠告(随笔)


    时间:2019-11-0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女儿已经是大女孩了,今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上海的某网络公司,在职场工作了几个月的她其实日益成熟,对很多事有自己理性的思考,根本就不是我们想像中的毫无主见的小孩。可能做父母的有一种本能,总以为自己的孩子还没长大,对很多事不如过来人经验丰富,尤其是在为人处世这一块,还需要父母指点迷津。殊不知,她们的睿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有时,你还不得不承认,她们的忠告,堪称金玉良言,让人醍醐灌顶。  几天前的晚上,老公和女儿微信聊天,看了女儿发来的消息后,我不由得暗暗佩服孩子年纪轻轻就能洞察人性,知道谨言慎行的重要。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我们姐弟群里和两个姐姐聊天,听她们各自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在她们母子交谈时,做儿子的嫌妈妈啰嗦,不顾妈妈的感受,冲撞了妈妈,因此她们很寒心。我就把姐姐们的话告诉了老公,老公想试探女儿对这种事如何看待,于是他就和女儿聊到了这些事。  女儿的回应让我们很欣慰,她忠告她爸爸的话也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觉得孩子说的非常在理。  我的亲人是什么德性我清楚,两个姐姐本来也是个性偏激之人,平时虽然对她们的儿子呵护备至,儿子要什么就尽量满足他们,可一旦儿子不顺着自己的意思时,她们的脾气一来就口不择言,说话尖酸刻薄。而且她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古时候,认为自己是儿子的娘,就有绝对权威,儿子则应该无条件听从自己的意思,哪怕是愚孝,也是应该的。她们始终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有个性,而且相当讨厌父母在自己面前盛气凌人的说教、居高临下的姿态。  我做为旁观者,也非常清楚姐姐们苦恼的根本原因与她们自身有很大关系。她们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直言相劝,自以为自己做人很成功,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授人以柄。她们总是一味指责儿子不懂事,却从不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态度是不是简单粗暴。  我曾多次把姐姐们的苦恼和我的感受告诉我女儿,和她探讨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问题。女儿也从平日和两个姨妈的接触中了解了她们的个性,尤其是进了亲人群后,透过她们的言语,对她们的偏执有了更深的体会。  但女儿是极其冷静的,也是谨慎的,从不在群里乱说一句话,甚至很少露面。她对群里姐姐们常发的消息有留意,也有她自己的感受,她忠告她爸爸,不要在姨妈们面前怼她们,不要强行向她们输出自己的观点,让她们尽情倾诉,她们开心就好。  女儿还直言说她爸就是喜欢说教,但姨妈们偏偏不听他的,哪怕是正确的建议,在她们听来也不足信。  女儿希望她爸不要怀着“我是为她们好的念头”去掺和她们的事,对她们说过多的话。  女儿还真是旁观者清,她的话让我们夫妻深以为然。想想有时和姐姐们聊天聊到最后不欢而散,主要原因还是我们之间三观不合,再就是我们人微言轻,有钱就任性的姐姐们根本就没把我们的忠言当一回事。  女儿对她爸爸的忠告,让我想到很多……  人作为群居动物,总是避免不了要与众人相处。微信群,就是现代人的部落,再怎么不爱交际的人,可以远离泛泛之交之间的无效社交,却没法和家族成员、亲戚之间断了交集,这时,一个个家族群、亲人群就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微信里。有了群,就不可避免要露面、说话,那怎么说话、说什么话,就有了讲究。  有人会说,亲人之间哪有那么多禁忌,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认为的人,错得离谱。  亲戚之间因存在血缘关系,当然比外人更包容,但亲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贪嗔痴,也有不可亵渎的自尊、不可触碰的底线、不可教化的冥顽。  对于极其敏感、特好面子的人,你对此人说出你的观点,若是没说服此人,此人可能会认为你在显摆你比他(她)懂的多,怪你好为人师;对于偏激固执的人,你对此人说出你的观点,若没有顺着人家的意思,此人则会当耳边风,甚至怪你多管闲事;而喜欢事事拿道德说事的人,则时刻会在心里揣着一把尺子,你说什么就把你量一下,然后给你贴上各种标签,几番下来,你再怎么关不住话匣子,也会逼得你只能选择做哑巴……  你若喜欢赞美别人,有人会认为你好溜须拍马;你若喜欢直言进谏,有人会认为你没心没肺二货一个,不懂得照顾他人感受,让人下不了台……  看吧,话可不是很容易说的。  如果你说,照你这么说,那我长期潜水不冒泡,这总可以了吧。  可这样的结果是,你即便在群里呆个十年二十年,也只是木头人一个,没几个人能感觉到你的存在。一个群里若是人人都如此,那这个群也形同虚设了,人与人之间依然是形同陌路。  说一千道一万,浓缩成一句话就是:何时说话,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是门技术活,得慢慢琢磨。三思后再开口,一般错不了!  女儿的忠告,寥寥数语,满是深意,让我想到了这些。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