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我的村庄 中国和欧洲


    时间:2022-07-1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任何人

    我在中国河南的一个偏远村庄长大。接触欧洲,从身边的日用品开始。

    直到现在,中国人还是用两个概念来划分世界:西方和东方。西方指欧洲和北美,东方指中国和中国附近的国家。因为水和太平洋的关系,中国人还用另外两个概念来划分世界,把欧洲和北美称为“西方”,把日本称为“东方”。从19世纪中期“西方”和“东方”轮流侵略中国开始,中国人就把欧美人称为“西方鬼子”,把日本人称为“日本鬼子”。随着“西方鬼子”和“日本鬼子”的入侵,他们的货正在向每一个中国人走来。我村的衣食住行都和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宗教等精神层面,还隐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两江交汇,误会悄然产生。当然,误解会导致很多冲突,促进双方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误解可以带来很多乐趣。1993年,两个德国朋友跟着我去了河南老家和我们村,和我奶奶聊了几句。那年我奶奶93了。两个德国朋友,一个叫阿克曼,一个叫威兹帕。祖母问阿克曼:“你住在德国的什么地方?”阿克曼:“德国北部。”祖母又问威兹帕:“你呢?”拉链:“南。”测量完我们村的距离,外婆觉得奇怪:“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Ack很幽默:“公平。”又问:“德国给每个人划多少地?”虽然阿克曼精通汉语,但他搞不清“分”和“目”的区别。他回答:“奶奶,八分。”奶奶从椅子上站起来,拄着拐杖,焦急地说:“孩子,你这么高(阿克曼有两米),我怕你吃不饱。”阿克曼想了一会儿,他每天都能吃饱。然后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忙纠正:“奶奶,不是八分,是八亩。”奶奶松了一口气,又担心道:“一人八亩地,活儿有点重。你老婆肯定受影响。”分手的时候,两个德国朋友拉着我奶奶的手,依依不舍。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看似潜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差异,东西方哲学的差异。2009年9月,我来到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面对莱茵河。这天晚上,我和杜塞尔多夫的朋友麦润沿着莱茵河散步。我问:“莱茵河有多深?”麦润立刻显得很紧张,皱着眉头想了很久说:“你的问题很难回答。”我有点不解:“为什么?”她说:“由于莱茵河的深度,春天和夏天不同,秋天和冬天也不同。”我听了之后忍不住哭了。如果是在我们村,你可以问任何一个村民,村子附近的河水有多深,他都会马上给你答案。他不考虑春夏秋冬。他关心和思考的是当前河流的深度。如果他不知道确切的深度,他会说:“两米。”或者:“两三米。”知道了这个区别,我就不再觉得麦润难了,也不再追究莱茵河的深浅了。第二天晚上,我和麦润又见面了。麦润问我:“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用麦润的逻辑回答,“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今天早上和中午的时间不一样,中午和晚上也不一样。”麦润弯下腰笑了。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