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原本不是异乡


    时间:2022-07-1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我在郊区公路上冲刺。午夜时分,月黑风高,群星沉。只觉得耳边风声四起,两边的路边树倒着刷。眼前有一束光,但很有限,只能照亮三尺外的路。我的视力很好,但是我看不到我的全身。我能看到的只有我自己的双手,压着一个板凳,仿佛带着板凳飞奔,又像板凳一样滑动。下了公路,进了一个村子,路变窄了,但是我的速度一点都没有降低。一路上,每扇门都是关着的。只有一家好像听到了动静,探出头四处张望。我还没看清那张脸,它就退缩了,害怕又失望。

    长凳停在一所房子前面。天啊,是奶奶的房子!门一开,红烧肉、红烧竹笋、油炸带鱼、家常豆腐就摆在了八仙的餐桌上,除了两条板凳,都是我小时候常吃常爱吃的。转到床边,奶奶戴着眼镜,正在给我补破裤子。情况和40年前一模一样。我冲上前去,搂住她的腰,放声大哭。奶奶只顾着穿针引线,一动不动。突然,地板无缝开裂,发出“吱吱”的声音。一切都消失了,我的眼泪却浸湿了枕巾。

    我妈问我有没有见过我爷爷,我说没有,妈妈捏着手指说:“没错。我爷爷一百多岁了,转世投胎。”奶奶今年99了,还要再等一年。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全家人去扫墓。

    清明那天,全家人在奶奶的坟前摆上祭品,焚香烧纸。当我向墓碑鞠躬时,我想起了那个梦,忍不住又哭了。转眼一年过去了,就像我妈说的,我再也没有梦见过我奶奶。

    据说人死后的去向只有两种:——不是神仙就是鬼。神仙需要修行,得道才能逍遥自在;一个鬼魂不需要准备,但是当他死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个鬼魂。所谓神仙走,神仙过等。虽然说的好听,实际上能不能修好?能有几个神仙?所以人和鬼的关系是最大的,也是最近的。有人说,鬼只是人类婴儿期想象出来的东西,但奇怪的是,鬼从来没有消失过。至于对鬼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对于逝去的亲人来说,是思念,心里想念家人。对于陌生的死者,是恐惧,骨子里对死亡的恐惧。思念和恐惧不取决于人类的成熟或幼稚。有时候,对家人的向往会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但是,防鬼要比防人多得多。

    关于防鬼,我奶奶曾经给我讲过我妈小时候的一次奇遇。那天妈妈在工厂加班,很晚才回家。路灯坏了,巷子里又黑又长又空。妈妈拐了个弯,遇到一个老人站在水泥垃圾箱的铁盖上。老人又瘦又矮,穿着白袍,浑身闪亮,手里拿着一串钥匙等。并发出“查伯3354查伯3354”的声音。仔细看老人的脸,眼睛向上瞪着,下巴向上尖着,笑得很诡异!我妈头发都竖起来了,手脚冰凉,心里却有一种往前走的冲动。就在这时,我感觉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回头,身后跟着一个大叔。大叔厉声道:“小姑娘,还不赶紧回来!”妈妈如梦初醒,像离家出走的人一样跑回家。第二天早上发高烧,去了医院,说感冒了,半个多月才好。奶奶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和妈妈举行守灵,问是真是假。妈妈笑了,说你太调皮了,天价在巷子里撒野。你很脏,天黑了还不回家。奶奶太老了,管不了你。

    我放心了。对于孩子来说,讲道理和胡说八道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胡说八道也只能听。后来看了《阅微草堂笔记》才知道鬼爱出没厕所。我认为有用的东西是阳,没用的东西是阴,鬼是极其喜欢阴的。难怪垃圾桶和马桶一样容易见鬼。重新看一遍《聊斋志异》,说丧尸对人的伤害,吹在人的脚底。联想到一个独角戏,据说夜行的人要先拍额头,拍烈日,才能让厉鬼不敢靠近。女人和孩子没有这个火,晚上要出门。说到脚底和额头,殊途同归。防鬼的方法与养生之道不谋而合,比如尽量避开脏的地方,睡觉时捂脚底,避免寒气入侵。女人和小孩抵抗力弱,要小心;男人火力强,虽然能抵抗一阵子,但也不可大意。至于深夜,阳极衰,阴极旺,最好在家睡觉,保养身心。如果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人的死亡除了自然器官衰竭外,大多是自身疏漏和外界疾病入侵所致。原来鬼是病,防鬼是防病避灾,是养生延年。如果我们再往前推,我们将通过防止河鬼、山鬼鬼、路鬼、吸烟者、好色之徒和暴食者来说服人们小心谨慎,遵循人性和自然法则。和鬼的关系太多了,有些需要尊重,有些需要敬畏,有些需要亲近,有些需要疏远。梦在阴阳路,回泪几行。应有生死,无变无常。人走了还在想,鬼来了就病了。死亡没有障碍,所以不是异乡。

    我在上班的路上走得很慢。天刚破晓,空气清新。一路上,每个门都是关着的,只有那个夜店的门一直开着,男女出来等车是常事。他们穿着高档的衣服,却穿着不得体。他们很年轻,但看起来很虚弱。显然,他们一夜没睡。他们的眼睛是吴琴,他们的脸是白色的,他们的眼睛是迟钝的。其中一人吐在树干上,顿时污秽飞溅,臭气熏天。

    我想他们昨晚一定遇到了鬼。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