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超越生活


    时间:2022-07-1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那一年,我考上了历史学博士,坐火车去北京上学。天气很热,所以我打开窗户让风进来。我对面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说,“我们要不要换个铺位?我太老了,承受不了风。”只是我想改成迎风面。他把东西拿过来的时候,我在他枕头边发现了两份《石头记》的复印件,和我之前看到的版本不一样。对开本要大得多。换了铺位后,我说:“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两本《石头记》的书,没那么大。”他说:“这是复印件。”我说:“《石头记》就是《红楼梦》,这个我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有两个名字?”他说:“《红楼梦》在曹雪芹手里叫《石头记》。《红楼梦》这个标题是曹雪芹死后别人改的,大家都接受了。”

    老赵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精密仪器教授。他对生活最大的兴趣不是精密仪器,而是《红楼梦》。他作为业余爱好者学习《红楼梦》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年前退休后,他成了一名专业研究员。谈起《红楼梦》,他来了兴趣,连连说:“太棒了,真的太棒了!”一次又一次竖起你的大拇指。我不敢回答,因为我只看过《红楼梦》一次,只记得宝玉,黛玉等人。当他看到我没有回答时,他停了下来。

    第二天中午到了北京。下车前,他给了我一本书,《红楼梦新探》他写的。我翻了一下目录,好像是考据书。

    我早早到了学校,离报到还有好几天。无聊,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去参观故宫和颐和园,今天早上我又去了西山。

    下午4点,我从西山下来,感觉很渴。我面前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我向左拐上一条小路,进了一个村子,在小卖部买了一瓶水,一口气喝完。喝完水,看见旁边有个男的在买水。他的侧写有点熟悉。那是赵教授。我叫他,他认出了我,惊喜地说:“你也来了!”我说:“我正从西山下来喝水。”他收回自己的情绪,说道:“我以为你也是来拜访的。”“致敬”这个词让我大吃一惊。看到我的疑惑,他说:“这是曹雪芹写门头村——号《石头记》的地方。曹雪芹死后也葬在这里,就在这附近。”

    曹雪芹以前在我心里只是一个名字,现在突然活了。我说:“你是来看曹雪芹墓的吗?有故居吗?有坟墓吗?我要磕头三次。”赵教授叹了口气,说道,“古墓?不是。故居?也没有。你可以说你连人生经历都没有。他在西山脚下住了多少年?有的说4年,有的说10年,所以没有生活经验。你我才200多年,都过去了。”沉默片刻,他又道:“当年他写作的草堂,柴飞的山村,长满了黄花蒿。离这里应该不超过500米。”他踩着脚下的土地,“他被埋葬的地方不会超过500米。我没有任何依据,我没有任何线索,所以我这么认为。每次回国都要来这里。这是第七次了。什么时候能挖掘出一个小小的墓碑,那才是圣地。”他连连叹气:“唉,唉,他穷得连个平板都买不起。一代天才就是这样死在康朝盛世的。”我心里感到有些沉重,说:“如果曹雪芹确实葬在这里,那将是一个没有墓碑的圣地。”他还说:“为什么没有人为这样一个伟人立一座纪念碑呢?”赵教授说:“这说明他有多尴尬。”

    赵教授把我带到村头的一棵槐树脚下,像个孩子一样抚着树干,说:“这棵老槐树,我四年前专门请了植物园的专家来看,据说有三百岁了。我相信曹雪芹看过。现在我到处发展。这棵老槐树,我想留着。我去海淀区园林局说了。人家说,好吧,你说跟曹雪芹有关。证据呢?没有证据证明曹雪芹活了一辈子。怎么才能拿到这棵槐树的证据?也许这是最后一件与曹雪芹有关的遗物,也留不住了。”

    他邀请我去乡村商店吃饭。坐下后,他对店主说:“拿瓶二锅头来。”他又看着我说:“曹雪芹过去也爱喝酒。他非常喜欢喝酒。”我说:“跟你喝一杯。”喝着酒,他说:“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弄清楚几个问题。曹雪芹出生于哪一年?还有1715年,是康熙五十四年,还有1724年,是雍正二年。他的家在1728年1月被盗,这在历史上有记载。1724?他当时只有三四岁。他怎么可能体验到大观园的奢华呢?你不能写你的经历吗?能不能发明一个贾宝玉,能不能发明一大群姑娘?1715?他抢房子的时候最多才13岁,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细致的恋爱经历!除了天才,真的没有别的解释了。还有,他爸爸是谁?还是那句话,曹雪芹是什么时候来到西山脚下死去的?103010的大评论家智颜斋是男是女?和曹雪芹是什么关系?80后还会有多少次?曹雪芹写完了吗?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几十年,可能永远没有答案。”

    他跟我碰了一杯,说:“跟你卖。”

    万古愁。”我说:“实在搞不清就算了,搞清了又有什么用呢?”他说:“搞清有什么用?你是历史学博士,你懂的。”我有点惭愧地说:“是的,是的。”他说:“曹雪芹,如果人们对他的身世一无所知,他就成了一个符号。这太对不起他了,这是天大的委屈。我一辈子的努力就是想让他鲜活起来,如果落空了,就太对不起他了。你看苏东坡一生多么鲜活啊!一个人,他写了这么一部伟大著作,为什么就不愿留下一份简历?这让我有点儿抱怨他,还有他身边的那几个朋友,为什么在他仙逝以后也不为他留下一份简历?为了这个我心痛几十年了。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见证者,一个伟大的天才不能无人见证。”     从小店出来,我问赵教授怎么回去。他说:“我是不是该在这里待一晚?我来这么多次了,从没待过一晚。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我也想感受一下雪芹当年在这月光下的心情。老了,身体慢慢不行了。这个愿望以后怕实现不了了。”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我跟他握手道别,黑暗中我发现他的眼角有泪在微光中闪动。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