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看点】身价(小说)


    时间:2019-11-0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纺织女工一个女人在命运多舛的生活中,上班、下岗、卖猪肉,特别是猪肉涨价中,艰苦奋斗体现其身价。 王小云的猪肉铺就在小区的门口,一条南北大街的路东。这条街是条新铺的柏油路,路两边也是新建成的小区。王小云住的小区,有一半是周围几个村的回迁户,庄里庄乡的都认识,每天,她的肉铺旁都聚集了一些闲玩的乡友们在这儿聊天。  一年前,王小云的肉铺并不在这儿,那时她在市中心的菜市场买了一个摊位,每天早上一个人把成扇的猪肉扛上三轮车,捆帮结实后蹬半个多小时的车子去市场,自己卸车、分割、出售,忙碌一整天后,再披着夜色回家。  这一行干了多少年了?那天一个同小区的顾客问到她,一个子把她问蒙了。是啊,自己干了多少年了?这些年整天忙的连吃饭都是狼吞虎咽,两个烧饼几口下肚,再灌下一杯白开水就是一餐。只有晚上回到家,为了躺在床上的那个老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做顿热乎饭,等到吃完也就十一、二点钟了。整天除了干活,哪有算日子的时间?  静下心来算一算,干这一行还是床上那个老公的提议。那个时候王小云还年轻,在一个纺织厂当工人,他们的儿子也才上小学三年级,床上那个老公也还能跑能跳,在化工厂做修理工。  算起来是十五年前了,化工厂解体,老公下了岗,老公在外面跑了半个月后,一天灰头土脸地回家来,说自己跑了半个月的市场,觉得开个肉铺不错,征求王小云的意见。  一个纺织女工能有什么意见?既不懂市场也不懂销售,只有拿出家里的积蓄,让老公买三轮车,租商铺,做起了卖猪肉的生意。  老公很会做生意,他性格好,嘴甜,卖肉又活络,生意越做越好,半年后,王小云也辞了职,她和男人一起卖肉。  第二年春天的一天,王小云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是四月八号,下午三点,她正在铡断一根猪腿大骨,打算晚上给儿子炖汤,忽然电话想起,是老公打来的。老公去屠宰场拉猪肉,这个时间应该到不了,是不是忘了什么东西了?  接起来,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对方说男人出了点事,让她赶紧过去。  她将信将疑地赶到那里,扒开人堆看到了她老公,一个在沟里的石头旁浑身是血不省人事的男人。那个打电话的好心人说已经叫了救护车,让她不要着急。  老公那段时间太累了,白天在店里卖肉,晚上去医院陪护住院的父亲,那天他开三轮车时犯了困,翻到了沟里。  几个月的治疗过后,老公还是没能站起来,只能在床上度过余生。治病花去了他们的全部积蓄,店铺和车也都转了出去,还借了很多债。老公出院后,王小云在菜市场租了摊位,早上先把孩子和他的早、午饭做好,再去卖猪肉。  去年家门口的这条街上开始热闹起来,在这儿摆摊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慢慢地形成了规模,成了一个自由市场,王小云也就在小区门口摆起了摊,不用再去市中心租摊位了。  上午八点多钟,王小云就开始在肉铺前忙活,剔骨,分割,一把小刀在她的手中灵巧地上飞下跳,不一会儿,一扇肉的骨头就剔了出来,肉被分成了几块。  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提着马扎从小区里出来,坐在肉摊旁看王小云干活,不住地咂着嘴说:“侄媳妇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王小云抬头笑了笑,说干啥得像啥。一会儿又陆续过来几个人,和老先生一起坐在那儿看她干活。这时一个小伙子过来买排骨,问:“多少钱一斤?”  “二十八元。”  “又涨价了?”  “可不是!毛猪就二十多一斤了。”  小伙子称好排骨走了,眼镜老先生对王小云说:“猪肉这么贵,你可发了财了。”  “大爷您这才说错了呢!肉越贵我挣的越少。”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毛猪贵了肉才贵,我每斤的利润还是那么多,但是肉贵人们就吃的少,人们吃的少我就卖的少,上哪儿去发财啊!”  眼镜老先生点点头说也是,现在猪肉价格一上涨,捎带着牛羊肉的价格也涨了上去,对了还有鸡肉鸡蛋,尤其是鸡蛋,也涨的离了谱了。  旁边一个戴礼帽的老先生说:“今年的猪肉快赶上牛羊肉的价了,我活到这么大岁数,头一回见识到。”  “谁不是头一回见识到?以前的牛羊肉比猪肉贵得多,哪有过现在这行情。”一个花白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很有点学者风度的老先生清了清嗓子,接着说:“翻开历史,咱们的老祖宗对猪肉还不待见呢,尤其是宋朝的时候,苏东坡是被贬了以后,没钱买牛羊肉吃,才知道猪肉的滋味好。”  “要不是苏东坡,猪肉还不会这么受欢迎哩。”眼镜老先生推了推眼镜,把一只胳膊支到膝盖上,托着脑袋看着案板上的肉说。  “说的也是,奇怪,今年的猪肉为什么这么贵?”一个瘦削的老先生坐在角落问。  “要问为什么,有好几个原因。”有人说“都是非洲猪瘟传到我国,死了不少猪。”  也有人说:“这几年环保查的紧,一些个小养殖户没能力买环保设备,容易造成污染,就被叫停了。”  “据说猪肉涨价和中美贸易战也有关系。”学者老先生像个教授,解答乡友们的疑问。  这时一个老年妇女来买肉,当得知五花肉都三十一块的时候,张着嘴吃惊地望着王小云,很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的天,这还是猪肉吗?”惊叹归惊叹,该买还得买。“要不是孙子非要吃肉,我是舍不得买。”说着话,称了半斤,像小娃娃的小手那么大一块,扔进菜筐里,长吁短叹地走了。  坐在角落里的瘦老头望着老妇人远去的背影,说上了岁数的人就是会过日子,年轻人可不管那一套,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  眼镜老先生持有不同看法,他说:“能挣来钱的年轻人可以,那些领死工资的也是不舍得,像我们家儿子,每个月机关就给那点工资,不省着也不行啊!昨天还是我在侄媳妇这儿给他们割了几斤肉送过去的。”  他的话引起了老爷子们谈论孩子工作的兴趣,礼帽老先生说他女儿做水产生意,做了十多年了,不差钱,什么都是捡最好的买,买来相不中就扔,最后叹口气说:“糟践东西啊!我骂过她好几回了。”  礼帽老先生嘴里虽然说着骂,脸上却掩饰不住自豪和骄傲,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  学者老先生接过话题,说他儿子以前也在体制内,几年前辞职去养猪,一家人都反对,尤其是他,觉得儿子丢了他的面子,父子俩一直别别扭扭。  前几年养殖场一直赔钱,老先生再生气,自己的儿子遇到难处也得管,把家底都拿出来不说,还贷了几十万的款,支持儿子的养殖事业。  “今年你儿子可发了吧?”瘦老头抢着问。  “也没发什么大财,把以前二百多万的窟窿堵上后,还挣个百八十万。”学者老先生轻描淡写地说。  “还没发财,这百八十万别人得挣一辈子,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挣不来。”众人都艳羡地感叹着。  不时有人过来买肉,明显地数量都不大,一扇猪肉半个上午还没有卖完。  天近中午,老先生们陆续站起身,买菜,在王小云这儿割点肉,准备回家。  王小云称着肉,抱歉地对老先生们说:“大爷们对不住,现在的肉没法给您们便宜了,只能抹个零。”  老先生们都说着“不用不用”,又感叹起猪肉价格的飙升,眼镜老先生说:“你说谁能想到最低贱的猪,也会有今天的身价呢?”  “这就叫世事难料!别管是人还是东西,今天再低贱,再普通不起眼,保不齐明天就会身价百倍,这样的例子有的是。所以对任何事都要抱有希望,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学者老先生像一个哲人一样总结着,两个人慢慢向小区走去。  下班高峰期过后,路上人稀少起来,王小云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家里还有男人等着吃饭。自从不去市中心的菜市场卖肉,王小云早上不再给他准备中饭,每天中午都收摊回家做饭。  王小云捶了捶酸痛的腰,自言自语: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说完,忽然想起学者老先生刚才说的那句话:对任何事都要抱有希望,有信心。  这时,衣袋里的手机响了一下,王小云拿出来看了看,是儿子发来的微信:“妈,我们的一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很大进展,晚上要去开庆功会。还有,今年我又得了一等奖学金,你高兴吧。”  高兴!高兴!王小云不自觉地说出口来,刚才的劳累一扫而光,神采飞扬地蹬上三轮车,向小区里的家走去。     编者注:原创首发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